中央军委三局之于电信工作者的意义,一如延安新闻纪念馆之于新闻工作者。是伟大事业的起点,亦是精神寄托之所。中央军委三局始建于江西瑞金,1937年8月到达延安后改称中央军委三局,旧址坐落于延安裴庄。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负责保障全军通信联络的领导机关。
参观馆内陈列的珍贵革命文物和大量图片资料反应了我国通信事业从“半部”电台起家的艰难境地,到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通信部队的历程。以及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军委三局的通信先辈以坚定地政治观念,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有力地保障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时通信,出色的完成了历次重大战役的战斗通信联络任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军委三局根据党中央指示,组建政务院邮电管理部门,为新中国电信和邮政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铮等一批革命先辈凭借对通信工作的深刻认识和不懈探索的精神,艰苦创业不断拓展中央红军的通信范围,打破了红军夹缝之中迷雾遮眼的囹圄困局并逐渐发展壮大。到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通信事业的云开月明,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继承延安精神,发挥中国电信在通信行业的引领作用,新一代电信人当如是。
近日,人民网记者前往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及延安分公司,原西安市邮电局局长崔岩,延安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义,父子两代耕耘于电信事业36年的电信人家庭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采访。采访中,老一辈电信人们讲述了他们在电信的经历,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通信事业取得的发展,以及对未来信息化建设和国家精准扶贫方面投入的长足规划。
“父子兵”亲历陕西电信40年变迁
焦延明今年65岁,73年高中毕业进入枣园公社插队后78年进入延安地区邮电局市话机线班从事电话机和电话线路的维修工作,97年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重大决策后焦师傅进入中国移动延安分公司工作直到2014年退休,焦师傅为国家的电信事业奋斗了36年。
焦师傅进入工作的年代电话数量不多,总机容量只有2000门,延安只有1000多部电话,只有厂矿和党政事业单位有电话,个人还不具备装一部电话机的条件。焦师傅回忆当时的延安地区邮电局人少,工作量相对较大。焦师父加入市话机线班工作的时候线路维修设备比较落后,使用的木杆子没有经过沥青的浸泡,很容易折断摔伤,从杆上摔下来继续坚持工作是当时邮电人工作中的家常便饭,焦延明身边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就曾经从木杆上摔下来受了工伤无法继续工作。
谈到当时工作中的困难,焦延明觉得当时主要的困难来自于设备的落后,线路出了故障以后,因为通信技术的基础较差,只有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的同时提高自己,才能保证有能力不断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其中有很多的阶段,焦师傅在工作当中面对的都是没有退路的绝境。面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会也得完成,不会自己琢磨也必须完成。
焦延明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刚加入工作时的一次从机房到电台向外发射信号的电台专线出现了故障,当时正值冬天下着大雪,焦延明和他当时工作的班组查了一天,从早晨查到晚上没有时间吃饭,回到单位时想吃一点饭,却发现局长和科长都还没有回家在继续值班抢修电台,领导给焦师傅等一队抢修人员准备好简单的饭菜吃过之后,当时年轻的焦延明又立即跟随抢修队继续进山查找故障。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四点线路经过的一条深沟上,焦延明爬到线路顶上抓着线路一点点靠手摸着排查,查出了线路的故障,抢修好线路恢复电台故障之后,局长和维修班的抢修人员才舒了口气。
焦延明对邮电行业最大的感触是其半军事化的管理,制度严格,有通信纪律,保密制度,工作以后的学习任务,在非工作的场所,不能去说工作的事情,不能泄露秘密,这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企业,退休以后,作为通信部门的人,为人处事也一定要正直。
谈到儿子焦扬,焦延明说儿子从部队上当兵回来之后,国家政策允许孩子进入父亲的单位工作,而焦延明本人也希望让孩子也进入电信工作,接焦延明的班。儿子进入中国电信工作后一开始也是搞线路的,从线务到机务,到现在维修交换机设备,扎根电信也工作了22年。
焦扬作为基层班组维护人员来看电信的发展认为如今的电信业务量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的质量的要求也同样越来越高。总体来看,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学习深入研究,从最开始的电缆,到光进铜退,再到光缆;从用铜芯接,到用接线子接,现在已经发展成用光纤接线机接了,通信业的变化突飞猛进。
回忆作为电信人进步的历史,除了公司组织的培训和自己钻研通信类专业书籍,焦扬印象最深的是师傅教授技术。焦扬认为师傅和父辈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认真,做人实在。得益于当兵时学到的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在电信工作22年,焦扬在工作中不仅认真完成班长分配的任务,在企业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在竞争中,作为中国电信的员工不管从技术能力还是服务态度都尽全力让客户满意。
中国电信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能取得辉煌成就,离不开在通信事业上无声耕耘,砥砺奋进的电信人,正是他们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传承革命精神才使得电信事业能继往开来,革命老区延安的通信面貌才能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支柱产业提供平台支撑 服务社会民生
工商银行延安支行工程师付红武表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电信用户,在工商银行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电信公司的支持。
“工行顺应了移动网络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方式改变的新形势,在每个网点开通了互联网手机接入,更大程度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移动VPDN业务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务实现上门办理,极大限度的方便了人民群众。”付红武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在上级公司和延安市当地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通信网络能力、用户规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移动用户规模达到57万,宽带用户达24万;4G LTE网络覆盖率城市达到99%,农村达到82%;本地互联网出口带宽达520G;农村普遍服务完成第一批609个行政村能力建设,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义还表示,在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和延安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延安分公司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致力于延安革命老区的通信事业发展,为延安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电信陕西省公司的座谈会上,改革开放初期的原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崔岩将改革开放四十年陕西电信事业的发展分为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其中,硬实力的发展即网络建设的发展,包括终端,电话和交换机以及信号传输技术。而软实力是业务和邮电产品的发展。
崔岩见证了电话业从摇把子(磁石电话)到纵横制半自动电话,再到程控电话,BP机,大哥大的电话业发展历程。从百废待兴,无法满足社会通信需求的改革开放初期,到九十年代电话普及率上升,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崔岩认为,业务收入是反应业务量增长的重要指标,只有不断升级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影响范围,才能真正的做到服务社会民生,打动社会消费,尽到身为央企应尽的责任。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助理王虎提到了中国电信近期实施的提速降费,让惠于民和践行信息惠农,支撑精准扶贫两大主要举措。
“ 以信息化应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加快精准扶贫覆盖与渗透。通过信息惠农精准扶贫项目提升农村信息应用结合IPTV、手机客户端、固网宽带以“一云多屏”的展现方式,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云平台构架整合“阳光村务”、“基层党建”、“精准扶贫”、 “农村医疗”、“农村电商”、“手机电视”等多个信息化板块,服务于村级政府政务公开、党建、扶贫等多项工作的展开,同时服务农民农业现代化、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民个人增收等多个层面。”王虎说。
王虎表示,下一步中国电信将继续推动高速宽带业务普及,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提升至85Mbps,10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超过60%。
决策运营,服务民生的同时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刘旻也提出了他的担忧,由于群众对于通信基站的认识不足,担心通信基站架设在村民的居住地附近受到辐射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所以质疑或反对将基站架设在自家附近。刘旻希望群众对通信基站有科学的认识,能够理性的对待身边的基站。